如果利用日光溫室或加溫溫室進行栽培, 在葡萄的生理休眠解除后即可扣膜升溫。如果在生理休眠期內進行扣膜升溫, 則對開花不利。利用塑料大棚進行栽培時, 由于其保溫條件較差, 易受外界降溫的影響, 一般是在當地露地萌芽前的50 天左右進行扣膜升溫。
(1) 溫度調節:
溫度是促成葡萄開花結果的基本條件。葡萄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中, 打破休眠期, 開始提溫, 白天控制在30 ~35℃, 夜間保持10℃, 萌芽期最低溫度要求控制在5 ~6℃以上, 最高溫保持30℃ 左右。
萌芽后至開花期, 夜間最低溫度控制在10 ~15℃, 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30℃;
漿果著色期, 一般夜間15℃ 左右, 不要超過20℃, 白天溫度控制在30 ~32 ℃, 有利于漿果著色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。
葡萄在加溫溫室內, 加溫初期, 即加溫開始的10 天內,溫度可適當低點, 使溫度緩慢上升, 之后升溫, 使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在30 ~35℃, 夜間保持在10 ~15℃ ( 即由晚上8 點的15 ℃降到早7 點的10 ℃, 下同) 。加溫3 ~4 周后, 葡萄開始萌芽, 此時溫度白天30℃左右, 夜間10℃。
果實膨大期, 日溫30℃, 夜溫12 ~16℃。
著色至成熟期一般要求晝夜溫差控制在10℃ 以上有利于漿果著色, 日溫30 ℃, 夜溫9 ~15℃。
設施栽培的溫度管理注意點:
①升溫速度。設施開始升溫到萌芽這段時間, 溫度宜緩慢上升, 在這個時期溫度控制在35 ℃ 以內, 以免造成根系活動不足, 輸導養分能力低, 地上部枝條的芽萌出又萎縮枯死現象。
②極限溫度。落花后至果實采收期, 嚴格控制各生理期的極限溫度。一是由于果實的幼胚對高溫、低溫都很敏感,過高過低都會損傷幼胚組織, 引起果實生長緩慢或停止發育, 嚴重時引起生理落果;二是由于在設施條件下, 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在25℃ 左右, 達到30℃ 以上, 光合效能下降很快, 到34℃時, 光合作用向消耗型轉化。
③升溫保溫。加蓋草氈、生鍋爐、掛紅燈等都是設施栽培常用的升溫措施。同時還需要注意保溫措施, 維持適宜的晝夜溫差。
④降溫。降溫主要是用設置通風口的方式調節, 通風口應盡量設置在設施頂部。若通風口位置低, 熱量支出少, 降溫效果差。
( 2 ) 濕度調節
在設施條件下, 棚內果樹常處于高濕狀態下, 高濕度的不良影響除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外, 還主要引起植物蒸騰拉力降低, 根系吸收和輸導能力減弱, 花藥不開裂, 花粉難散出, 柱頭授粉受精不良, 果實甜度低, 著色困難等現象。
常用調節棚內空氣濕度的方法有:
①減少地面蒸發降濕。采用地面覆草覆膜或采用肥水滴灌技術。
②設施頂部開通風口降濕。
③利用生石灰、干燥劑等降濕。
濕度不足時采用地面澆水或室內噴水法增濕。設施內濕度的大小取決于室內土壤水分多少及放風程度。濕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棚室葡萄的成敗。
葡萄不同階段的濕度管理標準如下:
①開始加溫至萌芽期。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, 扣膜前灌足水并隨時補水, 使空氣濕度保持在80%~90%,枝蔓處于較濕潤的條件下,以提高萌芽率,否則剪口芽容易抽干,會降低萌芽率,以致影響產量。萌芽抽梢后,濕度下調到20% ~30% 。
②開花坐果期?;ㄆ谧跐穸缺3衷?0% ~70% ,對授粉受精和坐果有利。
③果實膨大期。濕度控制在10% ~20% 。
④轉色期到成熟期。濕度控制在20% ~30% 。